学院现有教职工66人,其中专职教师56人。材料工程学科有一支的教师队伍,有江苏省“333工程”学术带头人2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3名、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2名、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4名;教授9人、副教授12人、高级工程师2人、高级实验师2人,讲师23人、工程师2人、实验师4人,助教和助理实验师15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硕士学位36人,在读博士15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富有特色的师资队伍。学院设有材料教研室、材料成型教研室、模具教研室、高分子教研室、包装教研室、力学教研室、材料工程研究所等部门,承担全院专业教学任务和全校部分专业基础课教学。
学院按照“重实践、强能力”的指导原则,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建成了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得到保障。各专业均有配套较的实验室。拥有放大倍数30万倍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Amsler高频疲劳试验机、磨损试验机、磁控溅射仪、离子注入设备、差热分析仪、粉末注射机、金相显微镜、电子拉伸试验机、数控线切割机床、三坐标检测机、数控注射机、双螺杆挤出机、各类焊机、真空熔炼炉、感应熔炼炉等大型先进仪器及配置先进的CAD/CAM/CAE网络中心,实验室面积60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总额超过1500万元。具有能够满足多层次专业教学实习与技能训练所需要的校内外实习基地,为现代应用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同时亦为材料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为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学院重视与行业、企业联系,建设并签订了二十多个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共建了“江苏省精密高速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市铸造工程技术产学研基地”等多个产学研基地。加强与企业深度合作,这些既是实习基地、科研基地,又是毕业生就业基地、学生校外工程实践基地。学院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主持省级以上基金项目共23项,主持校科研基金项目共36项,完成横向课题60余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担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基金课题以及横向课题。在材料成型工艺、材料性能研究与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塑性成形技术、智能检测仪器、CAD/CAM/CAE、CAPP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近年来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6项。
学院教师大力推行教学改革,加快传统专业的更新改造和新专业的建设,获得了多项教学成果。近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教育二等奖各1项,主持教研(子)课题2项、省部级教研课题9项、校教研项目26项;主编出版各类规划教材22本、副主编15本,7本主编教材获得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立项。15门课程获得省级、校级精品()课程或立项建设课程,其中“机械工程材料”、“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获得江苏省高校一类课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群”获得江苏省高校课程群。
学院一贯重视对学生基础理论的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足于培养应用型材料工程师的工程教育,在课程体系设置和实施中注重与工程师职业资格培训认证相结合,开展(见习)材料热处理岗位工程师资格培训、国际焊接工程师资格培训、(见习)铸造工程师工程师资格培训、ISO9000等内审员资格培训、CAE等材料加工成型数值模拟技术证书培训认证,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并为学生今后实际工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树立创新意识,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并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去,同时努力更新教育观念,积极进行教育改革,不断优化学科结构,拓宽专业口径。把提高素质,突出工程应用特色和新技术应用特色,增强适应性和创造性作为培养目标。培养的毕业生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历年来毕业生就业状况好。学生考研积极性逐年提升,材料类专业每年考研录取率稳定在25%以上。多次获得国家先进班集体、江苏省先进班集体等荣誉称号。
[1]